搭建第二课堂 全面培养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养成教育课程计划扬帆起航
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所学专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学校的发展历史和规划设计是什么?与大学新生息息相关的教学制度、学籍制度、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规定等这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规章制度,你都知道吗?对于刚刚迈入学校的大一新生,这是他们进入崭新的人生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些困惑在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养成教育课程计划中,都能找到答案。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生活的起点,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熟悉校史校情、增进专业认同,推进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计划的全面实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西安交通大学在原有新生入学教育的基础上,在2014级新生中推出《新生养成教育》课程,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了环境适应教育、校史校情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学籍管理教育、成长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安全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等内容,构建起系统化、科学化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生养成教育课面向全校所有本科新生开设,是一门以大学学习方法和适应大学生活为核心内容的实践课程。它以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和结构化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深入开展环境适应教育、集体融入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主动认知所学专业,有效掌握学习方法,自觉规划职业发展,涵养优秀的品格与高尚的情操,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与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养成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暂行)》,新生养成教育课程属于课外实践类必修课程,占本科生培养方案课外8学分中的2学分。从2014级本科生开始,所有本科新生必须参加新生养成教育课程的学习,通过考核并获得相应课外学分后方能准予毕业。
为了进一步完善计划,学校还对2014级新生养成教育第一阶段实施成效进行考评,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对新生养成教育总体情况、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时间安排、教师作用发挥和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经过调研,学生的满意率普遍在75%以上。
学校教务处处长张萍参与了此次新生养成教育课程计划的学籍与教学管理专题讲座部分,她称,因为讲座内容与每一位学生高度相关,因此抬头率非常高,尤其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辅修、转专业、出国交流等事项和奖学金评选条件、作弊等奖惩措施。
材料物理专业41班的新生刘天佐称,西安交通大学为自己的梦想保驾护航。他说,“来到交大是我的幸运,但怎么在交大好好发展是我的责任。交大用它的规章制度无声地诉说着对我的鼓励和提醒。必将铭记于心,时刻遵守”。
能动专业41班的新生肖润锋在参观完西迁校史博物馆后,为老一辈的西迁精神所感动,他说,“我为我校老前辈的西迁精神感到骄傲,也体会到前辈们建校时的艰难困苦,我们也必将继承与发扬西迁精神,真正做到‘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
更多的学生为自己身为交大生而自豪,以且行且珍惜自勉,称要好好珍惜人生最美好最具有回忆的一段时光,不在本该奋斗的年龄里选择安逸,“在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学生处处长尚春阳介绍,下一阶段,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做好校内外实践参观和学生自学《学生手册》等工作,同时优化新生养成教育时间安排,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课程建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编写《新生养成教育导读》等内容贴近学生、可读性强的辅导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郑庆华校长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新生养成教育课程计划,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如何,在国内、国际上有没有竞争力,这关乎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口碑,更是每一个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希望。有益于教书和育人的事情,学校都将不遗余力地进行经费支持,以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今年是新生养成教育课程计划的第一年,在试水后,将总结经验教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和形式,加强成绩考评,加深专业认知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向深水区前进,通过跨部门、跨领导的合作,进一步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希望这一工作可以越做越好。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养成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学适应教育阶段(大一上学期)。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实践参观、团体心理辅导、班会讨论和主题教育活动等,使大学生意识到新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校史校情、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学籍管理制度、书院式生活等,能主动认知自我,自觉调适心理,明晰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尽快转变角色,全面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大学四年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职业发展指导阶段(大一下学期)。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在线学习,召开主题班会小组讨论,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开展职业发展规划交流等环节,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理性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文/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