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学而讲坛: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

来源:极光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2-04-19       点击量:
   
       是什么让我们在红尘苦海里受尽磨难历经沧桑?是什么让我们在人世浮尘中迷茫徘徊痛苦不堪?又是什么让我们在寰宇大地上孑然孤独烦闷空虚?
       4月18日晚七点,“学而”讲坛讲座第171讲 “国学智慧与幸福人生”在主楼A座204室正式开讲。本次讲座由著名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禅学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吴言生教授主讲。
       在讲座开始四十多分钟前,现场已是济济一堂,坐满了前来聆听大师教诲解答人生疑惑的本科生和许多研究生。
   

  
      吴老师首先以幽默风趣的比喻,将我国传统三大家儒道释分别比作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店,药店和百货商店,借以阐述他们各自的功能和对我们生命的意义: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吴老师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艰涩深奥的哲学智慧,赢得了在场众多观众的会心一笑。
      反观当今时代,喧嚣、浮躁、名利之风盛行,而社会资源有限,人的欲望无穷,以有限对无穷,欲望满足十有八九不能,执著不改,迷失本性,烦恼自生,痛苦日盛,忙忙碌碌,心灵疲惫,苦度人生。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佛学的智慧在于抵御诱惑,扩大心量,激发爱心,享有幸福、喜悦、吉祥的生命。
   
      可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行动?如何摈除我们内心的贪欲?如何扩大我们偏狭的心量?如何激发我们日渐衰微的爱心?迷悟皆由心生!吴老师一语破的地劝诫我们。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来自我们自身,我们就如同那作茧自缚的春蚕,自己拴住了自己却全然不知。若想打开心结,拥有自在的生命我们必须学会惜缘,布施,包容,禅定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匆匆擦肩而过。佛缘本是前生定,一笑相逢对故人。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中的同学朋友甚至是过客浪人。需知一期一会,今日的相逢相知,是三世的因果。
      佛教的本质在于布施,布施不仅仅局限于物质财富的援助施舍,更多的表现在法布施,即传道解惑。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布施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就可布施。
      包容告诉我们要学会容忍误解,它的本质是克制自己免受情绪冲动的蛊惑而做出傻事。一休禅师曾悟出制怒妙诀诀——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吴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年轻人年轻气盛容易做出傻事,希望我们凡事冷静思考,切莫一时糊涂做出傻事。
      禅定,英译为Dhyana,意为静虑。坐禅训练,在于沉淀杂质,在于集中意念,在于打开智慧,其中之乐妙不可言。
 

 
        在激烈的提问问答环节,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吴老师与我校一名道家研究生就释道两家的分异的争论。学而学而,其真正意义不就在于此吗?激荡思想,开阔视野。抱着一颗真诚的对知识追崇的童心和对人类命运关切的赤子之心,在不同学说领域的差异中寻找人类幸福的答案。那一刻,笔者深深地为交大老校长蔡元培所提出来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而感动。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整场讲座吴老师以智慧亲和的话语赢得了同学们最真诚热烈的掌声,种种真知灼见也唤起了同学们内心中对于禅宗哲理的热望。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赵丹 张津玮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