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走进陕西民间艺术的殿堂——《陕西民间艺术鉴赏》讲座

来源:极光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2-03-07       点击量:
       3月6日晚7:00,由国学社主办的《陕西民间艺术鉴赏》讲座在主A303拉开帷幕。主讲人阎成功教授旁征博引,以生动的讲授方式,将原汁原味的陕西民间艺术展现得精彩绝伦!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珍品。作为一名交大学子,我们在这片黄土地上成长茁壮,时时刻刻感受古都悠远的历史,对陕西民间艺术更应当有所了解。在阎老师激情地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众多的陕西民间文化艺术形式。
                       
      所谓民间艺术是指由人民群众创作,享用,并广为流传的艺术形式,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类;具体表现形式有:绘画,刺绣,雕刻,音乐,舞蹈等。
      静态艺术形式
      凤翔木板年画    明朝起,凤翔就开始了年画的制作;清末民初是凤翔木板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凤翔木板年画题材丰富,既有传统的门神,戏曲形象,也有名著故事,更有鲜活的生活写照。其中妇女年画作为一种特有的类型成为凤翔木版年画区别于其他年画的一大特色。
      剪纸    最有特色的是陕北剪纸,民间艺人多为老太太,她们边剪边唱,一曲过后,一幅精美的剪纸便跃然纸上。剪纸在陕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春节或是结婚喜庆之时,各种剪纸作品更是必不可少的。
     刺绣    陕西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由蚕丝制品发展而来。此处,阎教授还给大家拓展了文化知识,“文章”古意为“锦绣”;“文”指青,红两色线的刺绣,“章”指红,白两色线的刺绣。
关中花馍    又叫面花,礼馍,是流行在关中农村的一种民间传统风俗礼馍。妇女们运用捏,剪,搓,揉,折,压等手法制作出各种形态的图案和动植物。关中花馍既是食品,又是礼品,更是艺术品。关中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将对生活的美好期盼、祝福,深深融进了花馍里。
     宝鸡马勺脸谱    马勺脸谱为陕西三秦民间所独有,由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当地民众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绘于马勺之上而因此得名。
     凤翔泥塑      据阎教授讲述,凤翔泥塑起源于明朝,出自于就地安置的士兵之手,而这些人的祖籍是江西景德镇。凤翔泥塑有泥玩具,挂片,立人三大类。人物、动物等造型活灵活现,深得大众喜爱。
      西安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西安地区又被称为“灯节”。西安花灯节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故事,相传汉代太尉周勃与陈平率兵诛杀了企图篡政的吕禄,吕产等人,拥立代王刘恒即位,即汉文帝,从而开始了“文景之治”的新局面。周勃灭诸吕的日子正好是正月十五,于是汉文帝下令张灯结彩,以示纪念,西安花灯节便由此流传下来。
      民间器乐
      陕西的民间乐器最具代表性的是“唢呐”和“鼓”。
      唢呐为波斯语音译,声音高昂激越。
      陕西地区鼓的种类繁多,有:宜川胸鼓,黄陵抬鼓,志丹扇鼓,黄龙猎鼓,长安何家营鼓乐,关中民间鼓等等。其中最耳熟能详的要数“安塞腰鼓”了,表演时气势磅礴,黄土飞扬,鼓声震天。 
      陕西民间舞蹈
      陕西民间舞蹈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并且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逐渐成为流行于民间的一种独特的舞蹈。
      最具陕西特色的要数社火了,阎教授精辟总结陕西社火:“无言的戏剧,流动的杂技,高空的舞蹈,鲜活的雕塑!”其中不得不提“血社火”,它是宝鸡陈仓区三寺村的传统社火,以恐怖,血腥,逼真闻名,表达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快活心情。
      民间说唱、地方戏曲、民歌
      形式多样的口头民间艺术,陕北,关中,陕南广泛分布,各具特色。有典雅婉约,富于江南风韵的“榆林小曲”;有高亢奔放,长于描摹爱情的“信天游”;有热情洒脱,用于祝酒的“陕北酒曲”;有韵律自如,反映日常生活的“陕西快板”……
      讲座进行到此,现场气氛更是活跃。阎教授即兴唱起关中小曲来,颇有神韵,引来掌声阵阵。为鼓励同学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阎教授特地赠送书籍给现场听众。
      本次以“陕西民间艺术鉴赏”为主题的讲座在阎教授的歌声中圆满结束。在场听众表示,通过讲座,享受了原汁原味的陕西艺术,提高了鉴赏能力。
 
 
   附:主讲人  阎成功     著名文化学者,高级新闻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西北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从事陕西名胜古迹、风味特产、风俗民情、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的研究和报道33年,有2000多篇文章先后被《光明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报刊之友》、《新闻知识》等全国80多家报刊采用,多次荣获全国和陕西省好新闻奖。个人事迹曾先后被 《人民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40多家媒体报道。是最早撰写出《七代活周仁》、《陕西十大怪》的记者、作家。已著作出版了《九州胜景探幽》、《陕西风物趣事》、《秦腔趣闻》等书籍。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赵丹 张津玮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