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世界剪纸出中国 中国剪纸出陕西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28       点击量:
  
  周三晚上七点半,第二十七期“国学雅汇”在主楼C-204举行,国学社邀请到了著名剪纸艺术家韩靖老师为大家讲述有关剪纸的故事。
  
  韩靖老师,现为西安剪纸学会会长、中国剪纸艺术委员会理事、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咸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咸阳剪纸学会会长、乾县剪纸协会主席。师从库淑兰老艺术家,代表作有《秦始皇》、《三国演义》、《武则天》、《杨贵妃》等。而至今获得的荣誉已是不胜枚举。

 
杨贵妃剪纸画
 
  讲座一开始,韩老师便骄傲地向大家宣布:中国剪纸艺术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密切关注,这对中国剪纸艺术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接着,韩老师便把大家带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咸阳,故事从这里发生:汉武帝因思念早逝的“一笑而倾城,再笑而倾国”的李夫人,引来了江湖巫士李少翁为李夫人招魂。汉武帝于帐外看到了李夫人蹁跹而来又袅娜而去的影子,不禁感怀而泣,于是赋吟道:“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来迟?”这段凄美的爱情传说恐怕已是众人皆晓,而其中提到的“李夫人的影子”便是剪纸的雏形。
  
  剪纸真正兴起是在南北朝,唐朝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开始沿着丝绸之路传向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大家此刻会顿生疑问:那时不是还没有发明出纸张吗?其实,最早剪纸是用金箔所致,之后丝绸、锦缎等也用来裁剪图案。“剪纸”一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杜甫,他曾在《彭衙行》中写道:“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之后,韩老师又着重介绍了陕西剪纸的地域特色、艺术特色、民俗应用和语言特点等。在讲座过程中,韩老师时而幽默,时而庄重,使到场的的学生听得格外聚精会神。

  在提到陕西本地老一代的民间剪纸艺术家时,韩靖老师满怀感情而沉重地介绍了他的老师——库淑兰。这位一辈子生长在农村的妇女,忍受了太多常人不会经历的遭遇,最后在走过了“鬼门关”之后,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剪纸,并流传下了永不褪色,永远鲜艳的“剪花娘子”。

剪花娘子——库淑兰

  韩老师动情地说道:民间艺术,才是一种天才的艺术,特别在民间那种门户林立的条件下,精湛艺术的出现只能等待自然而生,然后陨落无息……
 
  在讲座过程中,和韩老师一起来到讲座现场的郭老师当众为大家进行了一次剪纸表演,那熟练的手法,精细的构思,巧夺天工的剪纸画,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从韩靖老师的讲话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现代人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担忧,并指出这是缺乏审美意识的缘故。同时还提出,只有艺术,才可以让人活得高雅而又时尚!
  
  作为剪纸界的重要人物,韩靖正将陕西和中国剪纸艺术向世界推广。正如他提到的:在当今社会上,只有通过创新,只有走出自己的小环境,只有走向世界的大舞台,才能使中国民间剪纸得以传承和发扬!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赵丹 张津玮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