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学而讲坛:断裂与连续——30年、60年、120年的中国历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20       点击量:
     
      4月19日晚,“学而讲坛”教授系列讲座第76讲在主楼A403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历史系的秦晖教授为我校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断裂与连续——30年、60年、120年的中国历程的学术报告。

      秦晖教授首先以“两个30年之争”作为引子,将听众带到1949年和1978年。他提出应以两个维度评断改革30年:改革是历史的断裂还是延续;对改革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基于此,他分析了当前社会对改革争论的四种主要派别——官方改革派、官方左派、毛左派以及海外民主派。随后他提出“1979年前后之变是否比1949年前后之变为大”的研究课题,并以此展开话题。借助数据、图表等翔实的研究资料,通过对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分析,秦晖教授按照时间顺序对近代中国的自由民主等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最后讲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提出“真正的断裂不是49年,而是56年,49年变化不大,56年才是真正的大变”。至于原因,则给观众卖了个关子,留到下场西北政法大学的讲座。

      最后,秦晖教授与现场观众展开了精彩的互动。在提问环节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观众提问既有对讲座内容的疑惑,也有对其它话题的讨论。其中也不乏针对秦晖教授关于“民主” 、“党派之别”论述的质疑与讨论,场面活跃火爆。而秦晖教授则寓庄于谐,以条理清晰的论述一一回答了现场的发问。
      全场讲座虽名为说史,实则论今。秦晖教授对其“为自由而限权,为福利而问责”的民主主张进行了充分的阐述。观点犀利,思想富于启迪性,尤其是对国与民关系的论述,频频赢得在座听众的掌声。
 
 
附:主讲人简介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青基会社区文化委员会委员、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方法》、《开放时代》、《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化中的农民群体研究”, 1992年获得中国高校教师霍英东奖金。个人承担并完成了七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田园诗与狂想曲》;参加国家六.五--七.五规划的历史学科重点项目多卷本《清代全史》与《清史人物传稿》,以及陕西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十卷本《陕西通史》等。秦晖教授80年代初主要研究农民史(土地制度史与农民战争史),80年代后期转向研究经济史(主要为古代商品经济史及中外比较经济史)。90年代致力于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在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学,包括狭义农民学(对农民、农业与农村社区的研究)与广义农民学(农民国家、农业文明与传统社会及其演进、改革与现代化的研究)。主持了一系列乡村调查,主编了《农民学丛书》首批六本。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赵丹 张津玮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