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校内资讯 > 正文

校内资讯

经金学院崇实书院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经金学院财政系党支部共赴“引汉济渭”工程调研

走进引汉济渭枢纽,共话水网经济动能

来源:交大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4-14       点击量:

4月9日,经金学院崇实书院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经金学院财政系党支部、《财政学》和《公债学》课程学生共赴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本次活动在支部指导老师经金学院鄢哲明副教授、崇实书院辅导员李永鼎老师的带领下,将课堂教学和课程思政“搬进”经济生产活动现场,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与校企座谈,深入探讨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经济价值、生态意义及水资源配置的金融支撑模式。

师生们首站抵达“引汉济渭”工程的核心节点——黄池沟配水枢纽。作为汉江与黑河“握手”的关键枢纽,这里承担着调配南北干线水量、保障西安及关中地区供水安全的重任。枢纽负责人向师生详细介绍了其“一池、两进、三出”的工程设计。

现场,学生们观摩了分水池的智能化调控系统,并通过实时监测屏了解水流速度、水质参数等数据。工作人员强调,黄池沟枢纽不仅保障了西安主城区及西咸新区的用水需求,还通过南北干线覆盖渭南、咸阳、杨凌等地区,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后,师生们前往引汉济渭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展馆通过沙盘模型、微电影展播等方式,全景展示了工程的科技突破与生态保护理念。

展馆内陈列的岩爆防护装备等实物,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建设者的艰辛与智慧。师生们了解到,秦岭输水隧洞作为人类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的工程,全长98.3公里,最大埋深达2012米,施工中攻克了岩爆、高温、涌水等世界级难题。

引汉济渭工程以“凿穿天险”的科技硬实力与“敬畏自然”的生态软智慧,书写了跨流域调水的中国方案。水润三秦,利泽长远。引汉济渭正以奔腾的汉江水,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答卷注入澎湃动能。

调研尾声,师生与“引汉济渭”公司管理层及工程师代表展开座谈,围绕“水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主题深入交流。

“引汉济渭”公司方指出,“引汉济渭”工程以水为媒,重构了“水权置换撬动产业升级、生态补偿赋能绿色经济”的协同范式,实现了“解渴陕北、滋润关中、带动陕南”的战略布局。

师生们积极提问并参与讨论。鄢哲明老师强调:“实地调研对于同学们具有特别的意义,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亲见亲闻民生项目实施情况,课本里公共品定价、公共项目融资等抽象的知识也变得鲜活起来。这种亲身体验的知识传递,比课堂说教更具说服力。”

在参观过程中,面对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者们攻坚克难、为国家水利事业无私奉献的事迹,师生们深受触动,并深刻领悟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对党忠诚的决心愈发坚定。

这场调研将“民生工程”四字拆解为可触可感的科技细节、生态承诺与民生数据,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重大基础设施的公共性不仅在于政府主导建设,更体现在让每一立方米水都承载起产业振兴、生态补偿、代际公平的复合价值。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赵丹 张津玮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