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之窗 > 网络思政 > 正文

网络思政

【辅导员读报告】佀军燕:坚定青年文化自信 做信仰的守护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09       点击量:

南洋书院  佀军燕

  “文化”一词,从来都是多元的,可以从不从的历史阶段、地域、形式等不同角度进行理解,可谓是一个具有复杂历史背景和变化意义的概念。一直以来我们所理解的“文化”主要应用在三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上:作为艺术和艺术活动的文化,主要指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主要是指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实践;作为一种过程与发展的文化,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这些文化经过时间和实践的积累,都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内涵,是一个国家的内生动力,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信仰。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无数艰难困苦面前,世代中华儿女培养与发展的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我想,这是处在同一文化圈,具有相同的生活背景的人们心中所公认的一种精神价值存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了,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以我们最为熟悉的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来说,它在当时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可以发现,在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以不同的主流形态一直勇立潮头,感知着国之变化,同时不断发声,是凝聚着亿万人民的精神力量。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文化自信是对国家的自信,对人民的自信,是一个民族自我肯定、自我认同的前提和基础。“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重视青年工作,重视青年的发展,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做好青年人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坚定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

        

如何培育青年人的文化自信?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培养新时代青年人才的要求,就是要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社会意识和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角色,因此应该在实际中确立明确的文化导向,与实践育人相结合,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注重立德树人,打造全方位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服务学生,关心学生,从细微之处入手,整体构建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和第二课堂的强化育人作用,创新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以满足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和期待。目前,思政教育课的小班讨论形式,书院开展的综合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班会、党团组织主题生活会等,大多以文化为中心,蕴含着满满的文化正能量;同时,要利用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新生养成教育、暑期社会实践等机会开展好文化教育活动,这就形成了培养大学生文化品格,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

      

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认同感。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将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给青年,使其理解、认同、接受,进而付诸实践的过程。正如交通大学的西迁精神,有着历史传承及其特定的文化基因,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旗帜,是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对当时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社会认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及各类学生活动的开展中,要注重深挖、提炼和传播有益于文化自信培养的资源,突出文化因素,充分挖掘知识背后隐藏的文化属性和道德价值;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的渗透,以树立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标,大力开展知心工程,通过日常的谈心谈话和思想引导,不断渗透提升文化自信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元素将道德教育和文化自信高度融合,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有载体可寻的文化信仰。

      

 注重核心价值观的传扬,自觉践行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文化自信”,在青年中既是号召,是要求,更是中国青年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的主流文化的高度提炼,要提升文化自信的传播,就要将将文化自信融入青年学生的日常教育,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载体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培养青年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强化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积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社会实践,为今后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奠定基础,体现自身价值。因此,只有自觉践行“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才能真正铸就大学的灵魂。

   文化是青年人的精神灯塔,文化自信是对家国的信任和信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辅导员,要从文化育人角度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从关注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入手,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把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与培育文化自信的大学生人格有机结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忘初心,勇于创新,不僵化、不停滞,使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唱得更加响亮。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彭勃 刘莹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