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
还是追求理想?
手机和信仰,哪一个是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
很多年纪大的人认为,手机几乎是现代大学生的一个身体之外的器官,他们用手机聊天,用手机点外卖,用手机打游戏,就是不用手机学习……更有人认为,手机和游戏就是导致大学生学业问题、思想问题的主要原因。然后摇摇头,以前的大学生,啧啧!
大学生自己对于信仰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各种各样的回答都有。
老师你说的是信仰吗?宗教信仰算不算?
老师我真的不知道我的信仰是什么。
信仰缺失?信仰崩塌?
都不是。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对于国情的把握和认识有限,正需要在大学中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国情。大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限,正需要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大学生对于国家命运和自己的责任的认识也正处于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之中。所以大学生在谈到信仰时表现出来的问题正是成长中一个正常的过程。
人活着必须满足现实主义的需求,我们需要水、空气和食物。但是人还有超现实主义追求,这样的追求就是我们的信仰。在现时代,大学要实现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明确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标明,中国人的坚定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思想保证。
大学要“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只能有一个唯一答案,“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朋友们,共产主义信仰,必须是我们大学生活的必需品。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还是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讲: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别的事情你不用管!也有少数的老师讲:学生嘛,还是以学为主!
但是转过身去,家长们经常吐槽,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爱劳动,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有团队精神,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也有老师叹息,怎么学生中有这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在中小学阶段,对于自己的人生或者未来,不甚觉解,可以说处在一个被家长和家庭推动生活的自然状态,家长和家庭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之巨大,无论怎么描述都不过过分。当家长在强调“只要把学习搞好” 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实际上亲手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信念给简单化为学习知识了。
中小学应试教育之下,老师强调“以学为主”,似乎可以给自己一个不得已的理由。大学科研至上的评判标准,几乎也可以成为“以学为主”思想的说辞。我相信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有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那么老师自己首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然后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不是一句简单化的“以学为主”。
当大学生朋友们听到“以学为主”的说辞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确,大学时代一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不仅仅是学习知识。
功利主义,
还是爱国奋斗?
这个时代好像是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
人们喜欢谈论马云和马化腾到底有多少钱,人们喜欢调侃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人们很愿意对比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和莫言收入与明星相比差距有多么巨大……
可是当我们看到西迁展览馆中筚路蓝缕的西迁教职工们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会深深地被感动。1957年,西迁伉俪——交大西迁中最年轻的教授陈学俊与冰心的外甥女袁旦庆带着4个孩子举家西迁,为了彻底扎根西部,他们把上海黄金地段的房产无偿捐给国家。来到西安后,陈学俊开始指导研究生研究两相流与传热课题,他在国内外首先提出“液膜倒置”现象。袁旦庆带着40多位教员,在果园、荒地上,建起了实验室,编写教程,培养年轻教师。杰出的电工学家袁旦庆和中科院院士陈学俊桃李满天下。他们教过的学生就有5000余人,毕业后大都成了西北乃至全国相关行业的技术骨干。二人将大半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西安交大。离休后,袁旦庆和陈学俊拿出积蓄,资助了数十位陕南农村的贫困女生上学。
大学生朋友们,如果没有以“爱国奋斗”精神引领着的交大一代一代知识分子的努力奋斗,如果没有新中国人民的爱国奋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从哪里来呢?
“功利主义”的外表往往是华丽和迷人的,但是在华丽中,轻易就能消磨掉人的精神。对“功利主义”者而言,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珍惜这个时代,无愧于这个时代,在西安交大的宝贵的学校时光中,传承和发扬好“爱国奋斗”的西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和奋斗才是我们人生价值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