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中国工程院举行通报会,公布工程院2003年当选的58位院士名单(名单附后),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名,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7名,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9名,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8名,医药卫生工程学部7名,工程管理学部3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4名(名单附后),其中: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前南斯拉夫)1名,日本1名,俄罗斯1名,美国1名。
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规定,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主席团确定2003年应增选不超过70名院士。2003年的增选工作是从1月1日正式启动的,历时近一年。增选工作分提名、遴选、评审和选举四个阶段进行。被提名的有效候选人数为628名,通过8月份第一轮评审,产生出170名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其中有2人在第二轮评审会前去世),12月份第二轮评审,从获得超过参加投票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的赞同票的正式候选人中,以依次录取、满额为止、缺额不补的原则,确定出当选者58名。4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是从8位外籍院士候选人中选出的。
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规定的程序,增选结果已经各学部常委会检查确认和两次主席团会议审议批准,由中国工程院报送国务院备案,并将通报全体院士。
在58名新当选的院士中,女性 2人, 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44岁,平均年龄62岁,比2001年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降低了1岁。60岁以下的有20人,占35%,其中50岁以下的有5人,超过70岁的有3人。
今年增选工作的显著特点是:
1.各部委、省市等遴选归口部门,提出了较以往更严格的报送候选人的名额限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候选人的质量。
2.对院士提名候选人给予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提名同一个候选人的三位院士必须与被提名人所报学部相同,提名为有效。同时,考虑到工程管理学部院士较少的特殊情况,可以至少有两名是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另一名所在学部应与候选人工程背景所属学部相同,提名为有效。
3.增加了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此次增选,除按惯例在2002年底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在报纸、网上公布628名有效候选人名单外,还于2003年7月25日就社会关心的若干问题专门组织了媒体的集中采访,负责增选工作和院士科学道德建设工作的院领导一一回答了记者们的相关提问。在第一轮评审结束后,我们还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在互联网上予以公布,进一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4.进行了现场候选人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的试点。在第二轮评审中,有6个学部进行了候选人自我介绍工作情况,回答问题的试点。通过精心准备,认真实施,经与候选人面对面地交流,院士们增加了对候选人的了解,提高了评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点工作得到了试点学部院士的一致肯定。
通过这次增选,工程院院士总人数达到663名,其中女性36名,平均年龄为69.6岁 (不计资深院士平均年龄为68.2岁)。
中国工程院的增选工作一向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工程科技界的关注。工程院为确保增选院士的质量水平,在注重学术水平与工程科技成就的同时,强调科学道德和学风,树立工程院院士的崇高威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这方面工作。
从现在起,中国工程院网站(www.cae.cn)将公布2003年当选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2003年新当选院士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共 58人)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
姓 名 年龄 工作单位
王玉明 62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鼎名密封有限公司
石 屏 69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飞机设计研究所
刘怡昕 62 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
李培根 54 华中科技大学
宋文骢 73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屈梁生 72 西安交通大学
孟执中 6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徐玉如 60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黄瑞松 6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7人)
姓 名 年龄 工作单位
马远良 64 西北工业大学
王天然 60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叶声华 68 天津大学
邬江兴 49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周寿桓 6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柴天佑 55 东北大学
龚知本 67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人)
姓 名 年龄 工作单位
孙传尧 58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张文海 64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赵连城 6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徐德龙 5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桑凤亭 6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董海山 7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谢克昌 56 太原理工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8人)
姓 名 年龄 工作单位
叶奇蓁 68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衣宝廉 6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孙才新 58 重庆大学
孙承纬 6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苏义脑 5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焯芬 58 香港大学
张铁岗 57 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雷清泉 64 哈尔滨理工大学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9人)
姓 名 年龄 工作单位
王景全 65 解放军理工大学
王瑞珠 6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邹德慈 68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张在明 60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张祖勋 65 武汉大学
张超然 62 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茆 智 70 武汉大学
欧进萍 4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周福霖 63 广州大学
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 8人)
姓 名 年龄 工作单位
李佩成 68 长安大学
辛世文 60 香港中文大学
陈克复 60 华南理工大学
陈宗懋 69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陈焕春 50 华中农业大学
荣廷昭 67 四川农业大学
侯保荣 6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夏咸柱 64 解放军军需大学
医药卫生工程学部 ( 7人)
姓 名 年龄 工作单位
刘志红(女) 44 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刘昌孝 61 天津药物研究院
李连达 68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陈赛娟(女) 5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研所
项坤三 67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郝希山 57 天津医科大学
戴尅戎 68 上海二医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工程管理学部( 3人)
姓 名 年龄 工作单位
王礼恒 6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汪应洛 73 西安交通大学
陆佑楣 69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中国工程院于1月5日下午向社会正式公布了2003年院士评选结果:在628位有效候选人当中,经过四轮评审,产生出58位新院士,我校汪应洛、屈梁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截至目前,我校共有两院院士13人。
汪应洛院士简介:
汪应洛是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开拓者,从事管理工程的研究和教育50余年来,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开展了大量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为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相互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将其理论与方法综合应用于工程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开创性地完成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曾获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1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科技成就奖。
他最早提出从工程师中培养管理人才,从而推动了国内培养具有双学位和MBA高级管理人才的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被授予西安交通大学“伯乐奖”。他是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在50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先后培养了53名博士并指导了12名博士后。出版了《系统工程》等教材8部,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等著作16部。他一贯重视学科建设,在他带领下78年创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84年成立的管理学院是国内首批,并于同年获得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授予权,这是该学科国内最早的博士点,90年被评为管理工程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一级学科评估排名第一。他长期广泛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在国内外学术界同行中享有盛誉。
他富有献身和开拓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治学,学风正派,淡泊名利,善于团结同志,注重培养人才,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屈梁生院士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诊断与控制学研究所所长
机械工程学科与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博士生导师
西安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背景:
1952 年大学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
1955 年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
屈梁生院士在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故障诊断等领域长期进行了基础性、开拓性的研究,富有深厚的造诣。他所提出的“诊断是以机械学和信息论为依托,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本质是模式识别”的学术思想,在同行中具有广泛影响。他首创的全息谱理论,全面集成机器振动的幅、频、相信息,显著提高了故障识别率。在此基础上,经过10余年开发完成的柔性转子全息动平衡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平衡的质量和效率,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前沿学科密切结合的技术,获2002年教育部一等奖。他所研制的多机组在线监测网络,具有预警、故障追忆、远程和智能诊断功能,科技部两次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他运用和发展机械信号处理技术,成功地从发动机噪音中提取故障特征,揭示了机器声悦耳感的机理,提高了多种机电产品的传动精度,受到机械部和电子部的奖励。屈梁生院士获得国家级奖励一项,省部级奖励1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已授权5项,发表论文214篇,出版著作3部,主编丛书一套15册。由于广泛为企业确诊设备故障,获得重大效益,使他在技术人员中享有声望。作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屈梁生院士为国家培养博士生42人,硕士生53人,博士后和高访人员3人。他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是一位作风踏实、勤恳工作而又卓有成效的学者。
转自交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