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创建一支“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示范党支部,文治书院教工党支部特举办了一系列学习教育实践活动。5月17日,文治书院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近现代历史研究所宋希斌副教授在书院党团活动室为全体教工党员作了“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及时代价值”的报告,从历史学和文献学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了党章修订的历史脉络和时代意义。

宋老师讲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习党章要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做这一研究颇具意义。他将党章的修订分为了初创时期、成熟时期、曲折时期以及全面发展创新时期四个阶段,并对比苏共、越共、古共的党章来进行研究考察,现行的十八大党章修改是我们党诞生以来第16次修改,也是党的第十七部党章。通过宋老师的讲解,大家了解到,一部党章是如何从无到有,如何经过一代一代人不懈的探索、修订才有了现如今的党章。而每次修订,都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显示了时代的特色。当然我们也看到修订过程中的曲折,体现了我党的现实适应性,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及我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最新理论成果的鲜活的生命力。
学党章,明党史,砥砺党性,勇担历史重任,引领时代潮流。书院教工党支部自“两学一做”开展以来,按照“自学+辅导”的模式,除了每周坚持自学,同时邀请校内外专家做扩展辅导,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作者:文治书院 孟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