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育人实效,筑牢思政工作根基,学工部、研工部近日联合举办2025年新聘辅导员岗前培训。7月1日,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董研林、李红燕及李楠三位老师聚焦辅导员自我赋能与关怀、新生心理班会开展和主题班会组织实务,为新聘辅导员带来别开生面的培训。
本次培训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全体新聘辅导员重温入党誓词,回溯初心使命,进一步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强化了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担当。这一仪式教育,为即将踏上岗位的新辅导员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后续的实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董研林以“赋能自己,温暖学生——高效能辅导员的个体教育管理技能”为主题,帮助新聘辅导员明晰自身发展路径,强化自身专业技能。董研林系统阐释了辅导员的双重角色定位及其工作目标设定方法,并分享了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辅导员工作框架,通过互动研讨等方法引导新聘辅导员深化自我认知与提高价值认同。
她强调,辅导员不仅要专注自身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技能,还需要注重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构建学生骨干培养体系。

彭康书院辅导员蒋锐表示,董老师对辅导员工作定义的阐释与技能培养的经验分享,特别是“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的学生干部策略及焦点解决法“目标、例外、一小步”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学生问题的清晰路径。
李红燕聚焦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以“聚焦心理联结力,增进团体归属感——高效开展新生心理主题班会”为题展开培训。她强调,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辅导员的关键能力。培训内容涵盖了心理认知、生命意义探讨、人际关系构建、班会主题设计以及实用的心理模型等核心议题。通过融合理论讲解、互动活动、分组研讨与总结交流的多元形式,显著增强了本次培训的体验感与互动性。李红燕将深奥的心理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班会工具,直击新生适应的核心痛点,通过心理联结重建归属感,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力量。

崇实书院辅导员郑茹馨表示,李老师的心理沟通技巧,有效打破了师生间的陌生感,快速建立了联结,通过培训深刻体会到掌握心理发展规律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进团体归属感的重要性。
李楠以“如何召开主题班会”为题,围绕主题班会的定义和要素、意义和目的、频率和时长、选题和破局、设计和实施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践策略。李楠指出,主题班会是辅导员主导、学生主体参与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发挥导向、凝聚、自我教育、激励、引领及感染六大功能,是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载体。

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杨继钦表示,李楠老师从班会选题、形式设计到会后反馈等多维度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主题班会凝聚学生群体,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核心作用,同时,以具体生动的工作案例,为我们开展好主题班会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本次培训以辅导员发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高辅导员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能力,为我校思政教育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