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交大爱心飞向城北儿童村

来源:        发布时间:2005-10-14       点击量:
      “当我看到儿童村里的那些孩子,看到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我知道,我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我知道,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关心,爱护这些孩子,而且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硕425班党支部书记柳涛这样说。
      那是国庆节前夕,连日的大雨让整个西安城都变得灰蒙蒙的,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交大硕425班的一群同学走进了西安城北儿童村。9月28日,是个雨天。硕425班的班长赵甲文和党支部书记柳涛首次去了这个由政法委退休老同志们创办的特殊的儿童村,并见到了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和与他们相依为命的工作人员。
      城北儿童村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个完全由民间创办的慈善机构,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的资助 ,由陕西回归社主管,费用全部由社会募捐,还包括海外慈善机构得捐款,儿童村的房子是由外国使馆建造,在西安本地的捐款只勉强够日常开支,因为里面的工作人员和“爱心妈妈”都是雇用的,平时去做义工的也很少。同时里面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由于父母犯罪而且大多为重刑犯,死刑犯而变得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由于父辈的罪行,他们受到太多的歧视和冷漠,却难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同情,这让他们本已收到重创的幼小心灵更加无助。这个儿童村给了他们一个“家”虽然那个家是狭小的局促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硕425班的党支部选择了这里。
      当赵甲文和柳涛走进孩子们的寝室,映入眼帘的是几个简陋的木质架子床,上面是单薄而破旧的床单被褥,但是都被叠放的整整齐齐。屋子里散发出一种年久失修的潮气。院子里只有一条砖铺的窄窄的小路,其余的地方因为连日的大雨都已经变得泥泞不堪,长长的铁丝上挂着孩子们的衣服,因为没有地方可以晾,虽然还淅淅沥沥下着雨,他们也只好将衣服晾在外面。门外靠墙的地方堆着十几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有些已经破了,掉了带子,就那么横七竖八的堆放在一起,因为孩子们没有雨鞋穿,只有穿着这样的鞋子度过一个又一个下雨天。没有玻璃和纱窗,他们用旧报纸糊在门和窗上,有些已经被风吹开了;没有足够的食物,尚年幼的他们只能顿顿以馒头和清淡的蔬菜汤果腹;又快要冬天了,如何让他们安然过冬…….看着儿童村的义工,“爱心妈妈”无奈的眼睛,两个人的心里都变得沉重起来。
      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儿童村的孩子们依然乐观,勤奋,镜头前是一张张稚嫩而灿烂的笑脸,明亮的眼睛里充满对未来的希望。两人都被震撼了,他们告诉自己,一定要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从儿童村回来的路上,他们没有再谈十一去什么地方玩,而是开始讨论如何让更多地人关心,爱护这些可爱的孩子。于是,活动从他们班级开始,48名同学从自身做起,捐赠钱物,并倡议所有交大学子为这些孩子献一份爱心,他们在bbs上讲述了关于“城北儿童村”的故事,在每个宿舍楼下贴告示鼓励大家献爱心。
      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并陆续收到了大量同学的电话和来信,不少同学都慷慨解囊,捐助了现金、衣物、书本、玩具等。他们班胡娅灵同学放下手头的学习任务,连续两天忙里忙外,现已筹到慈善捐款600元 ;英飞凌外籍员工Manuela女士及其丈夫Anton捐助500元,还有其他专业的同学也纷纷募捐支持他们的行动。有一位好心人捐赠了50元,另有一位好心人捐赠了70元,他们都不愿透露姓名,并且一再叮嘱不要宣传。而且还不断有人询问捐赠方式,有人想亲自去儿童村看看也有人想加入他们的这次活动。
     柳涛说,到12号为止,他们已经收到了现金1700元,还有大量的衣物。而在之前,交大社团和学生开展的为儿童村捐助的最多的一次捐款现金为1600元。他说,他们班计划本周六也就是10月15日把捐助的钱物送往儿童村,同去的还将有媒体记者,学校社团代表以及一些外国朋友,同时会把钱物使用情况在网上公布,他们相信,这次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给儿童村的孩子们解决目前的困难,而且会让更多的人走近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他们还表示,要把这个活动继续搞下去,因为硕425班已经是研二,相对时间比较紧张,他们希望能有更多地同学来关注这次活动,发动全校,体现人文关怀,共建和谐美好社会。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赵丹 张津玮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