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世界名校都说不简单?牛津剑桥与交大谈“心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28       点击量:

访谈者:张楠,副教授,崇实书院辅导员,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受访者:牛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艾伦·珀西(Alan Percy)、剑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杰拉尔丁·杜福尔(Géraldine Dufour)、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斯蒂芬妮·格里菲斯(Stephanie Griffiths)

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的三位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做客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参加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与高校心理育人联动机制建设交流会。利用有限的往返车程时间和午餐时间,我分别与三位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进行了一对一访谈。

                

会议现场

令我好奇的是,三位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他们如何看待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咨询工作。他们如何看待不同时代下青年人的成长特点?是否也会认为年轻人有“自我中心”和“利己”的特点?如何看待情绪和感受在人性中的力量?如何理解“完美”?以及在他们的心理咨询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西安精致古老的建筑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而创新港开放式港湾的形态也让他们直言震撼,“创新港的建筑特别壮美、精致和典雅,你们学校似乎没有围墙,我们的学校也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和周边的城市融合在了一起。”

他们表示,听说创新港是一个类似学镇的概念,那意味着西安交大将会引入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更多的公共服务等全方位深度合作的资源进入,这对一所大学来说,是一件充满希望感的事情。“我们相信,你们的大学里将会拥有更多卓越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将会极大程度地帮助西安交大成为一所更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学,甚至是一所伟大的大学。”

              

嘉宾的合影

NO.1 对年轻人的标签和评价

在中国,学界与业界惯用80后、90后、00后等词汇来形容不同时代的年轻人,并对其行为方式和价值观进行分析与评价。在英国,是否有这样的代际划分并以此展开表述呢?

杰拉尔丁·杜福(Géraldine Dufour)告诉我,他们也有相同的代称习惯,例如,他们将出生在2000年的人们叫做“千禧一代”。在人们印象中,“千禧一代”似乎常常在星巴克吃东西、玩ipad,花费比父母更多的钱。他们似乎缺乏问题处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同时沉迷社交媒体。但有趣的是,似乎每一代年轻人都曾被贴上自私和懒惰的标签。杰拉尔丁的父母告诉她,她年少时做的那些“自私”的事情,如今她的侄子和侄女同样在做。由此她认为,成年人背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但有些时候,或许我们也想懒惰一些,成年人对年轻人容易产生相似的负面评价,是出于对年轻人的期待,某些时候甚至是出于妒忌或自私。

                

Géraldine Dufour 在会议现场发言

在斯蒂芬妮·格里菲斯(Stephanie Griffiths)看来,她会更谨慎地看待对年轻人进行标签化的行为。她表示,年轻人的“自我”无可否认,但他们是否“懒惰”并不能一概而论。很多年轻人被评价“自我中心”,或者 “利己”。斯蒂芬妮认为,“自我中心”无谓好坏,而是人的正常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始于青春期,但有时到23岁、24岁还没有结束。在这个时间阶段里,年轻人处于一个被保护的状态,他们像活在一个“泡泡”里,被允许关注自己的需求,无需向外张望,但这种状态终会发生改变。

关于年轻人是否有共性,她表示,基于人的成长规律,青少年会围绕自我同一性进行不断地分裂和斗争,在心理学上称之青春期的分离与个体化过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青少年正是通过这样的阶段学会与原生家庭逐渐分离,意识到与父母的不同,并以此构建个体身份。所以,他们要求拥有自己的空间,有更多的自主表达,并且更关注自我。她想所有时代的年轻人都一定经历过上述过程。同时她也坦诚直言,相比寻求共性,她更看重个体化的差异,在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中,如果年轻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或者不随主流的话,就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

                

Stephanie Griffiths 在会议现场发言

NO.2 情绪与感受的意义

在和艾伦·珀西(Alan Percy)的对话中,我意识到,也许是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职业习惯使得他在与他人的对谈中,非常喜欢询问对方的感受。关注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并巧妙地将其穿插在对话中,是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师的问话方式。因此,我询问了Alan关于情绪的理解。

Alan告诉我,情绪和感受非常重要,人们会特别在意理性、逻辑,却忘却了情绪和感受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来访者很多时候也是处于这个状态,他们告诉咨询师自己一切都很好,没有任何问题,但眼泪却禁不住地流下来。Alan认为,哭泣本身并不神秘,也不是什么坏事,它可能在传达着一些东西。当一个人忍着不哭或者忽略自身感受的时候,他会告诉他们,要试着看到自身的情绪和感受,而不是陷入一个困境。

                

Alan Percy 在现场陈述观点

这让我想到,人们习惯忽视情绪是否是一种文化的要求,比如在中国文化和家庭教育中,我们可能更加鼓励隐忍情绪。艾伦告诉我,他觉得中国文化正是以一个矛盾的方式表达着一个现象,对情绪的克制可能意味着坚强或者强硬,但情绪上的弹性和情绪上的坚韧是很不一样的,例如那些看上去强硬的人很有可能在性格上都是非常死板的。情绪往往是非常复杂的,识别这里面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并不容易,这可能需要某种能力。

“我研究过中国传统哲学,我觉得中国哲学传达了一些重要的隐喻,例如一颗小草,它扎根在土地茁壮成长,又可以随风飘动,它是有韧性的,这可能就一种平衡。我想用这个隐喻传达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并不能一味地通过回避和拒绝去管控我们的情感,因为它终将会积累更多的问题,这会在下一次带来更大的冲击和影响。我们要有个更强大的心灵去感受这一点。”

NO.3 书院制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于如何开展书院制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艾伦跳脱“宏大叙事”,聚焦在了教师自身上。他坚定地认为,教育是一个心理和情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如果老师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就让学生感到害怕或者羞愧,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老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要让学生感到自信并且能够鼓舞他们的心灵。

而斯蒂芬妮则是从机制建设的角度谈到,在英国的医院、社区和学校是联合作业的,这使得很多心理健康工作变得更有动力和可持续性。不同的机构和人员都将从自己的工作视角给出回应和关怀,这是他们的责任和志向所在。

              

现场合影

NO.4 怎样帮助青年学生更加乐观积极

斯蒂芬妮告诉我,她鼓励学生们更早走出封闭的圈子,接触社会、接触更多的人,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认同感。因为她发现年轻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比较负面,这些负面来自于他们不愿意将现在与未来联系在一起,也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这甚至会导致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的想法。

为了更好地解释什么是积极和乐观,她提到,她所工作的学校里有很多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这些团体心理辅导涉及到了自尊、焦虑等内容。她和她的同事正在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她们不会给“焦虑” “低自尊”等一个消极的定义。在她看来,快乐、幸福、积极、乐观是日复一日的体验与经历,是在日常生活中,与自己和他人相处的过程。所以,每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就是帮助他们的学生学会接纳和理解自己,使其更相信自己,而不是不断地纠正错误。

杰拉尔丁则是非常明确地提出,应该告诉学生,生活并不是只有学习,他们要学会享受生活,寻找到一种更加平衡的生活方式。杰拉尔丁用“跑马拉松”做比喻,提醒学生,面对漫长的人生之路应该保持放松的状态,并跑出自己的节奏。她认为,追求完美是阻止人们享受现在的主要问题。

                  

三位专家现场做展示

NO.5 中国学生赴英留学,他们有何建议?

斯蒂芬妮谈到,到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确越来越多。她和她的同事也非常用心地对待中国留学生。对于一个未成年留学生,确实容易感受到文化冲击。这种冲击可能来自于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不同。所以学校从他们到达的那一刻起就努力帮助他们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区别。

例如中国学生不愿意和老师有过多的交流甚至是辩论,而英国高校的学术研究需要有独创性和原创性,这本身就需要不断地辩论、提问和反省。为了帮助所有留学生理解这种教学上的差异,学校成立了专门帮助过渡的小组。在她的咨询中心团队里就有两位中文咨询师,其中一个是中国人,一个中英文混血,他们当中有一个正在为国际留学生提供咨询。他们对中国学生说中文会给学生提供一种归属感,这也从某方面来说起到了促进效果。

              

颁发聘书

最后,关于如何看待未来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他们表示,到中国与西安交大的老师交流,可以更好地把中国学生关心关切的问题带回去,便于今后的咨询和交流。在未来,他们渴望看到学校之间拥有更多层面、更多形式、面向更多对象的交流,这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改善世界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彭勃 刘莹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