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写在11·8记者节:校园记者,我们一起走过共同成长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07       点击量:

    

  

2010118日,中国第十一个记者日。

也是中国仅有的除教师节、和护士节之外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而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这样特殊的一群人:他们分布在各个书院,各个社团,各个校园媒体,那里有新闻事件,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拍照,采访,记录。也正是这样一个永远充满活力兢兢业业的群体,用他们的笔和相机搭建起了校园的信息平台,包罗万象,百态纷呈。

“校园记者”这一称号,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在这个岗位上挥洒热忱与活力,也经受劳累与辛酸,更收获成长与快乐。

我们是业余的,却有追求专业的精神;

我们是兼职的,却有无比认真的态度;

我们同样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员。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极光工作室的记者们邀你一起分享校园记者的点点滴滴,共同见证成长。

     

     校园记者全方位:都云记者痴,谁解其中味?

极光工作室 王俊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

      新华社名记者朱玉认为,一个好记者应该用报道来计算生命。好的记者应该具有如下素质:独立、高产、细致、原作榜样、通才、权威性、进取心、乐于助人、视野开阔、敏感、自信、公正、勇敢、有同情心。此外,好奇心是最基本的素质,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工作的气质和接受客观事物的宽容心也很重要。记者一定要耐压。

      美国田纳西大学新闻学教授、传播学院荣休院长凯利·莱特尔在《全能记者必备》一书中说:对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写作的欲望和能力外,也许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灵活及随和的个性、善于总结经验的本领、在截稿期限压力下工作的气质和接受客观事实的宽容心。记者还必须胸怀大志、生气勃勃、意志坚定,而且首要的是能约束自我。

      《图森公民报》总编辑保罗·麦卡利在美国报纸基金会出版的一本择业指南中,对申请加入新闻事业的人提出了以下要求:聪明智慧、兴趣广泛、进取心强、技能高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适应截稿压力、文笔优美。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说:有四种人做不得新闻。一是有私心、好忌妒,遇事不肯说人之好;二是少理性,缺思路,选材析理抓不住要害;三是爱偷懒,不吃苦,不深入采访,不认真剪裁,抓不到最本质最典型的材料;四是好卖弄,喜粉饰,为文总要喧宾夺主。

   

      很多很优秀很出色的记者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财富,给记者这个职业增添了许多庄重和神圣。校园记者这个群体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有着自己的特色和要求。首先,是敏锐性,要求校园记者既具备政治上的敏锐性,又具备对突发事件的敏感能力,不仅能从政治立场上把握好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且能从变化着的事物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其次,是及时性,要求校园记者善于在第一时间到达事物(事件)现场,并抢先在第一时间做出新闻报道,实现新闻最大价值;再次,是主动性,要求校园记者热爱自己的兼职记者工作,工作积极、主动、勤奋、乐观,吃苦耐劳,勤奋采写。记住好新闻永远是出来的;还有生动性,要求校园记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体,贴近同学,贴近生活,采写出生动、鲜活、受读者喜欢的新闻作品;还有知识性,要求校园记者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做一个有文化、有学问、有素质、有职业操守的撰稿人,并坚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最后是全局性,要求校园记者具有全局观念,凡事能从大处着眼,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体现主流舆论导向,坚持体现民意、服务于人。

  

      且谈理论,且谈实际。再优秀的记者在现实中也总是少不了世事艰辛,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谈到做记者的感触时,,是用得最多的一个词语。自动科08级的小刘同学,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采访、写作之后,她在QQ日志里抱怨——新闻这条路不好走呀。对于记者这条道路,她也发出了自己的质疑:做记者,真是我能做得到的吗?当天的媒体论坛上,笔者注意到一个女生一直在忙碌着,拍照、做笔记。后来了解到她是仲英书院记者团的一员。当笔者提出要采访她时,她略显羞涩的建议记者,应该去采访那些学通社记者。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有些许的落寞。记者提出只是交流下平时的工作经验时,她才无奈的告诉记者:感觉很烦,学院的活动很多,都得去报道。自己又不喜欢(那些活动),感觉很累。小蒋同学是一名校报的编辑,在与笔者的闲聊中,他表示,根据自己做记者的经历,要成为一名好记者实在太难了。好的记者需要有充沛的精力,而自己更喜欢安逸的生活。现在他选择了考研,今后还打算出国。记者了不起,但不适合我……这种选择,也算是知难而退吧。他摇摇头笑了笑。

衣带渐宽终不悔

      当然,更多的人,还在默默地坚持着,而他们,只是为了新闻。笔者的好友小周在谈到自己做记者的感受时,她告诉笔者,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当一名记者很累,每周都要跑好几个新闻,有时有采访老师,紧张得不行;作舆情的时候最辛苦,得在校园里采访许多人,有时也免不了碰钉子。但是每一次的新闻采写都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经验的积累。现在想来那时的小挫折,小尴尬都是必须的。另外,校园记者这一工作也带给了她很多的其它东西,比如对学校里的很多活动事务有深入的了解和亲身的亲历,采访让她认识了更多的人,在很多方面对她都有激励作用。慢慢的,她热爱上了这份工作。

都云记者痴

     在常人眼里,校园记者只是宣传工具。很多人都认为那种宣传性的稿子没什么难度,谁都可以写,但是谁又知道这背后的辛酸和那无法割舍的执着劲。而在风雨过后,炫丽的彩虹那么让人沉醉。

      笔者的好友小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最初当记者时,胆子很小,都不敢去问问题的。有时候去做采访,结束的时候经常很晚了,宿舍已经关门了,只好硬着头皮,把阿姨叫醒来开门。双休日从来没时间出去逛街,很无奈。但是现在再跟小王谈起记者这个职业,他满是自豪和骄傲。他说,当记者的日子很充实,见证了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次采访都很美妙,在与主办方、同学的交流中学到很多东西。看到自己的稿子发表,很开心,尤其是最初的时候,简直就是自己所有的动力和支柱。最后,他留下了一首小诗: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笔者的另一位好友小杨说,新闻让她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一篇新闻从采写之前的背景了解和准备,到现场记录、拍照,再到采访组织单位、主持人、现场观众,以及最后阶段的整理撰稿,各个环节层层相继,即使有人说她并非专业记者,撰写新闻也并非正式职业,不必那么认真对待。但是她强调,对于她而言,一滴水折射一片阳光,一篇新闻投注的是她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文字的天地里,她可以尽情舒展,涂抹希望,培育梦想。

谁解其中味?

      酸?甜?苦?辣?不同的记者有着不同的感触。我们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为了新闻这个共同的话题,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一起经历了校运会、校庆、迎新、军训等大型活动,我们用相机捕捉了各种瞬间:欢笑、痛哭、拼搏……我们用文字记录了各种感想与思考。我们在观海听涛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前进,在这里,我们恣意地放纵青春,我们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着……

     118日记者节,是一个属于我们的节日!我们很自豪,因为我们比其他的同学多了一个值得庆祝的节日,即使这是一个不休息的节日;我们很幸福,因为今天,是属于我们大家的。

     记者是我们共同的称谓,为此我们一起走过了很多美好的青春岁月,希望明年、后年、每一年,我们都能一起走过、一起经历、一起感动、一起欢笑,一起分享……

   

  新闻视界 融注生活

   极光工作室 杨祯

      2010118日,第十一个记者节如期而至,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节日。而转眼之间,入极光已有一月有余,就让我借这个特殊的日子,写下我心中的感触吧。

  

      新闻为我打开了关注生活的窗口。校园讲座中,金融知识、留学指导、古典文化、地方风俗填充其中,主讲者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企业招聘会上,文化理念、组织结构、薪酬福利、应聘流程及要求,组织者逐条而下,一一列举;辩论赛现场,辩手们博闻强识、各抒己见、慷慨激昂,字字句句,直指对方破绽;书院会议中,与会者强调政策,提出期望,气氛严肃,任务明确;相约星期三,民乐古典优雅,舞蹈曼妙翩然,架子鼓擂出青春的火热激情;而最近开展的01级最佳团日中,90后们大显身手,海报设计新颖,宣传视角独特,更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甚至校园东西两道高大的法桐,东西花园里红雾一般的丹枫——挖掘信息的过程让我认识到生活无处不在的美丽。

  

      新闻让我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一篇新闻从采写之前的背景了解和准备,到现场记录、拍照,再到采访组织单位、主持人、现场观众,以及最后阶段的整理撰稿,各个环节层层相继,不容忽视。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并非专业记者,撰写新闻也并非正式职业,不必那么认真对待。但是我要说,对于我而言,一滴水折射一片阳光,一篇新闻投注我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文字的天地里,我可以尽情舒展,涂抹希望,培育梦想。

 

      记者纪实,咸作评论,然文中自有沟壑;记者朴素,坚持本真,故胸中自有净土。看到山西新闻网上的一句话,我把它用在这里作结:记者,一种感动,让我们铿锵前行!

    

 

    快乐,记者节

极光工作室 杜照

    记者,从来都是用笔用摄像头记录着别人的生活,记录着无关于自己的事件。我也从来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但是,从重大灾难前沿,到政府决策背后,再到各种新闻事件现场,都是记者为您做最迅速最真实最客观的报道。我想校园记者就是社会上新闻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吧。

 

    作为一名校园记者,最大的收获就是接触到任何事情,我会从一名看客到学会深入思考再到学会与人接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外国教授的艺术讲座,到相约星期三的精彩演出,到各个社团的展览报道,到唐仲英德育奖学金交流会的报道,我是一名记录者,一名参与者,也是一名工作者。

 

    印象中最深刻的画面就是校运会上,记者们在雨中奔波,采访运动员,用摄像头定格最精彩的画面,为观众传递最实时的“战况”。而最深刻的一次新闻采访则是报道交大学子深切悼念钱学森学长,那天突然变得特别冷,所有的学生可以说是在寒风中为钱老送行,那样的场面,真的让人非常感动和难忘。我们见证了运动场上的欢笑与泪水,见证了交大学子迎接新年的喜悦与欢腾,也见证了交大学子对失去一个崇高学者的悲痛。

 

    我且不能说自己是一名多么优秀多么资深的记者,只想好好地履行这样一个角色,只是小小的一个角色,为观众报道最客观的新闻事件。

一名校园记者的小心得

极光工作室 张静静

    一名优秀的记者,不但要把握好写好新闻的各个要素,同时需得有敏锐的视角和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自己做的并不好,但是作为一名校园记者的工作也让我收获很多,感触颇深。

 

      记得第一篇新闻写的是交大与四医大的赛艇比赛,当时和搭档在去赛场的途中就在讨论这篇新闻应该要怎样写,要采访哪些人,问些什么问题。可是当到达赛场想找人采访时,却没有找到负责人,很多细节都没有记录到,也可以说这是第一次给与的教训。但是最后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到网上时,心里还是很激动,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将网页截屏下来,存到自己的电脑中。这大概是记者的普遍反应吧。在写过的新闻中有一篇印象颇深。那是一篇关于儿童村的文章,后来编辑说那篇不能算一篇新闻,因为里面融入了太多的个人感情。而我却认为有些新闻融入少许的感情色彩会更加生动。

 

      无论什么样的新闻事件,作为记者都必须要亲身参与,要鼓起勇气亲自采访。在我的感触中,记者讲究的就是一个词——“身体力行”。作为一名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各样性情的人,各样新奇的事,未尝不是一个新的体验。

  

Hi,极光——I AM BACK!

极光工作室 姜丹

   大二时的勤工助学招聘会上,无意中发现了极光工作室。于是,很偶然的我加入了极光,也很偶然的我成为了一名校园记者。   

          现在回想,当时也只是一只脚踏进门,没有任何经验,实在称不上是一个记者,只能算是滥竽充数吧。但我们都特别有作为记者的热情,并且在心里把它当成一份工作认真对待,任何事都要问过后才敢放手去写。当时我们采新闻俩人一组,一人负责写稿,一人负责拍照;或者一人采访,一人笔记,搭配起来果然事半功倍。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更加加深了我和搭档的信任与友谊。

 

         说到新闻,写的第一篇新闻题作浐灞赛场秋点兵,古都名校竞风流,是交大和第四军医大赛艇队的比赛。当时正值流感封校之际,我们软磨硬泡才能跟着校车出去,到了之后还下起了雨,但幸好没有影响采访。回来后马上就发表了。记得当时我们怕没人点击还自己顶了一下,现在想来果然很幼稚。在极光待了一个月后慢慢进入状况了,虽然还是会出错误,但在不断地改正与被改正中,我们写的新闻终于得到了认可。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记者这个工作有多么的累。我们只是业余的记者,难以想象真正的记者在跑新闻采访写稿编辑发表过程中又会经历哪些困难,必然要比我们辛苦得多。当发生一些事的时候往往我们第一反应是这个适不适合做新闻题材;正上课的时候接到短信,一下课马上跑过去采访某个活动;大冷天还得站在主楼外为相约星期三录像。虽然有些辛苦,不过也称得上甘之如饴。一是因为每一次新闻的采写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二是极光的气氛真的是相当的轻松和令人愉悦,我们喜欢这种环境并愿意为之努力。

 

        遗憾的是第二学期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写新闻,甚至连每周一次的例会都与上课时间有冲突。于是暂时隐退了,很是无奈。

        这次重新加入极光,是想了很久的事,最后还是觉得非要尝试一下。接下来又是新的开始,重新作为一个记者的开始。

        好久不见,极光……我又回来了。

  

写给你,新闻工作者

极光工作室 仲夏

   你是行走于五湖四海间的一支的笔,永远刚直不阿而强劲有力,真实质朴而最撼动人心;你是飞行在辽阔土地之上的一架相机,总能以独特的角度记录点滴,毫不回旋且永不妥协;你是一支伫立于人群间无与伦比的智能话筒,坚持不懈的传递出大众内心的呼声,清晰真挚而深入人心。

            你的背影总是给别人一种心无旁骛的印象,那是你们把心系于民生的剪影,最单纯,也最生动。你的面孔往往湮没在他人的光辉下,但认真的背影是你留给世人最好的印象。我总是在想,是什么使你选择了这份站在风头浪尖上的的职业,是什么使你专注于这一条没有世人眼中所谓的光辉前程的漫漫长路。或许理由不仅仅是来源于个人的爱好或是生活的压力,你身体里必定宿着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和平的勇士,一个渴望为社会大众的真实生活进言献计的坦诚灵魂,一个耿直而又永远天真的孩子般的求知之心所以无论人世如何沧海桑田,你的职责和精神岿然不动,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继续中,那对真实的追求和为大众斗争的渴望,就像是一个永恒的梦,让人忍不住去飞翔,历遍千山万水也永远无法餍足。

 

 

“记者的内心应该像诗人。”

“记者的写作应该像史学家。”

“记者的作风应该像战士。”

 著名记者王克勤曾这样描述记者。是诗人,是史学家,又是战士——这是多么高的赞赏,又是多么高的要求。

 记者,为了这一神圣的职业,我们执着向前。

 在此祝愿校园里我们的同行们以及所有新闻工作者们节日快乐!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彭勃 刘莹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