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书院 > 书院新闻 > 正文

书院新闻

“文艺浸润,楷模育人”:走近秦腔现代剧《楷模村》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5       点击量:

为发挥好优秀文艺作品育人作用,让红色积淀更加鲜活,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持续夯实双院协同育人工作,4月13日,人文学院党委组织中文系教工党支部、人文学院崇实书院师生联合第一党支部、人文学院崇实书院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以及部分研究生党员代表走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观看秦腔现代剧《楷模村》,感受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文化魅力,学习先辈和优秀共产党员们坚守理想信念的崇高品格和攻坚克难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取材于陕北黄土地的秦腔现代剧《楷模村》,以陕北绥德郝家桥村为原型,艺术再现了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陕北乡村,跨越时代变迁、走上致富之路的生动实践和深刻变化。曾走出大山、今回乡反哺的村党支部书记周正,在国家脱贫政策的支持下,踔厉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政策”,“好事”落地过程中遇到摘帽、拆窑、迁坟等棘手问题,他始终铭记曾受乡梓哺育、老师教诲,凭借尽心竭力助乡亲的真情,最终获得村民们的认可与尊重,齐心擦亮“农村楷模”匾,再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牌,体现了党带领基层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精神。“楷模精神”是楷模村脱贫致富的制胜法宝,光大“楷模精神”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戏剧担当和艺术使命。

“苦也罢,累也罢,嚼嚼一口就吞咽;贫也罢,寒也罢,清风拂过春满山。”这是主人公周正发自内心的呐喊,更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咱谁也不能挡着娃娃们的未来呀!”这是周正爱人杨静萍对长辈的规劝,更是对新时代新未来的呼唤;“船有码头车有站,谁的责任谁承担!”这是德贤叔勇敢的自我否定更是对接班人的叮嘱。雄浑有力而又优美动听的唱腔、演员们饱含真情的表演,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此次观剧不仅让师生感受到了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深化了对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方针政策重要意义的认知,舞台上《楷模村》的党员干部们,正带着“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让乡亲们过好光景”的初心,与广大村民一起奋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描绘出一个新时代新农村的新蓝图。

《楷模村》是一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楷模”的“转九曲”般的“新乡土”戏曲现代戏,也是一部“乡土厚重、乡风热望、乡俗温暖、乡愁真情”的带有轻喜剧色彩和浓郁陕北风情的乡村正剧。师生在观剧后纷纷表示,《楷模村》是千万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楷模,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让人感动,反映了为人民群众真干实干的楷模精神。

人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书记罗军凤教授谈道:“现代秦腔戏《楷模村》以绥德郝家桥村为原型,展现了陕北老区模范村三代人在党的领导下,从革命战争年代支持国家建设,到新时代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历史和心路历程。戏剧的成功体现了文艺工作者植根于乡土,贯彻‘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宗旨,赋予人物浓郁的生活气息,情节跌宕起伏,展演出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面貌,是社会新风尚的模范和典型。”

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古栋对演出中呈现的秦腔艺术印象深刻,他说:“《楷模村》主创团队阵容强大,艺术品质上乘,在该剧中我们看到了戏曲艺术与新时代现实题材、民俗文化与秦腔艺术的有机融合。该剧充分践行了对秦腔艺术的守正创新,剧中主人公的主要事迹,不仅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树立了典型,也激励我们在工作学习中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人文学院党委组织员颜佳深受主人公事迹感动和鼓舞:“《楷模村》见证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淬炼成长的过程,作为党员定要拥有敢为人先的志气、攻坚克难的锐气和舍我其谁的胆气,坚守听党指挥跟党走的信念,敢为人先、奋力拼搏,走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建功新时代。”

人文学院研究生梁星月感慨道:“通过这次秦腔现代剧《楷模村》的观看活动,我感受到了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体会到了文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地’的精神力量。秦腔唱出乡村振兴故事,展现党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在陕北土地上带来的变化,党员干部们‘心挂牵不如结实扛在肩’的担当,以及带领广大村民奋进在乡村振兴新政策的决心。此次观影于我而言既是传统艺术的欣赏,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的一次学习和体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人文学院研究生周卓然说:“《楷模村》告诉我们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是开发式扶贫的主体,要坚持扶贫与扶智并举,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劳致富。”

人文学院、崇实书院本科生冯子瀛观看完《楷模村》后感受颇多:“剧中主人公村支书周正“以身为矛迎艰险”的兴干作风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党员干部身上肩负的既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又要平衡好复杂利好关系的重大责任。演出过程中秦腔表演者们所展示出的深厚的舞台功底也同样令我敬佩,正是这种精湛绝伦的演技才能将乡村视角下的奋斗故事通过小切口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让我们汲取高质量的精神养分。”

人文学院、崇实书院本科生庞小龙说:“符合时代特色的舞台布景和演员的沉浸演绎,让我切实感受到在那个年代农村改革的艰难,更深刻体会到先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艰辛,雄浑有力的秦腔给人深深的震撼,让我们仿佛站立在黄土高原上,深处在中国农村变革发展的时期,现代与传统艺术的碰撞,让红色精神更加鲜活,给予我深刻的心灵触动和巨大的前进动力。”

人文学院、崇实书院本科生纪瑜璟谈道:“在这场高质量的剧目表演中,我看到了文艺工作者的对优质的作品呈现的追求,也深刻认识到了党员‘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深刻体会了团结群众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意义。”

人文学院、崇实书院本科生刘剑由衷感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深得民心的党。新时代,我们要发扬楷模村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不忘百年长征路,接力奋进新时代,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图文:人文学院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彭勃 刘莹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