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陆续收到两个学生的微信。她们都拿到了两个offer,不知道怎么选择,想听听我的意见。我很开心,我替她们拿到很不错的offer开心,更开心她们站在十字路口时想到了我。我并没有给她们直接的建议,而是让她们抛开地域、行业、待遇、外在评价等差异,告诉我她们更喜欢哪份工作。我和她们一起分析两份工作的优劣,为她们联系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学长学姐,去了解更多的信息。我相信她们最终会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对于每个人来说,就业都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选择。作为每一个高校学子,就业不仅仅关乎着他们个人的未来,还关乎着一个个家庭的命运,甚至关乎着一群人对教育的信念。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解决方案,突出了关注人群,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人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为一名研究生辅导员,肩负着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的重任,而我们也一直在强调提高就业质量。我一直在思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什么是好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究竟应该引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我想一份好工作最高的目标就是,对内能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价值,对外能最大程度的服务国家发展。
吾心所在,必追求之
翻开每本生涯规划的书籍,第一步都是了解自我,了解你的价值观、兴趣和技能。兴趣就是人们为从中获得乐趣而做之事。早期的职业咨询师认为,发现兴趣是一个人寻求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一种方法。
我认识一位哲学本科的学生,她即将去攻读心理学的硕士。第一次认识她是在一个志愿活动的培训现场,她听说我是学心理学的,非常激动,眼里闪着光。后来她参加了我们“异想天开”的志愿项目,定期去医院指导陪伴精神障碍人群画画。她是唯一一个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详尽生动地记录活动感悟的志愿者。我想她找到了真正的兴趣所在。
兴趣是获得成功最大的内在动力,当你选择一份工作时,我希望你第一个问自己的问题就是我喜欢吗?只有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才会投入全部精力,排除所有困难,幸福地把工作变成自己一生的事业。
时代前沿,必向往之
相信前阵子很多交大学生的朋友圈都被一位起薪30多万的2018届应届毕业生刷屏。随后研究生公众号上一篇“你说的30W,让我失眠一整夜”的推文也迅速获得了40000+的阅读量。有同学觉得很扎心,有同学觉得读了假大学。而在这条新闻中,我关注到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已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变化迅猛的时代。每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可能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快速没落或兴起。当你选择一份工作时,我希望你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所选择的是一个上升的行业吗?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些都为我们就业指明了方向,只有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
国之所需,必前往之
我做过一个统计,我工作六年来带过的所有博士毕业生都去了高校。最近这个数字被打破了,有一个女博士去了“一带一路”相关的一个500强企业。我问过开始求职的每个同学: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一半以上的同学,会把考公务员作为一个选项。虽然我们在一个自由选择的时代,但我看到学生面前的路却没有那么多。我去过一些偏僻落后的地区,看到过当地官员对人才的渴望。我接待过新疆地区来招聘公务员的工作人员,听到了当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不管每个同学去了哪里,都无可厚非。但我还是希望,当你选择一份工作时,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所选择的是祖国发展最需要我的地方吗?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些战略目标和发展理念,已告诉我们祖国哪里最需要我们。有位入党积极分子在答辩时说过,走出你的小世界,去拥抱一个更大的格局。而我想说,带着你的小梦想,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梦想。
1947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黄昆在写给杨振宁的一封信中,以很大篇幅探讨了他们那批海外留学的知识分子当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回国,还是暂不回国?一方面,“看国内如今糟乱的情形,回去研究自然受影响,一介书生又显然不足有挽于政局”;另一方面,“如果在国外拖延目的只在逃避,就似乎有违良心。我们衷心还是觉得,中国有我们和没有我们,make a difference”。当时的黄昆,仅27岁。
“中国有我们和没有我们,make a difference”,青年,让我们怀抱着这样的信念,去做出人生的每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