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何为工匠精神
“工匠”用于代表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的人。“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将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形容的是一种职业理念,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精致,追求完美和极致,精雕细琢,孜孜不倦,即使是到达99%也不停歇前进的脚步;严谨,不投机、不取巧,以苛求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产品,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耐心,扛得住寂寞、忍得了孤独,潜心钻研、不断创新,在专业领域完善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提升产品和服务;敬业,执着地坚守工作职责,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打造最优质的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创造同行业无法匹敌的品质;传承,精神是民族的根基、是国家的气质,需要我们一代代继承和发扬,让这份精气神常存常新,经久不衰。
工匠精神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助推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基础保障。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仍然存在产品质量不够、科技含量不足、精品效应不强等问题,如何从低端制造走向中高端制造,从而实现科技创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无法完全取代劳动者的双手,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路途中,需要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如果说强化工业基础设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等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一大批劳动者身上的大国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缺乏软件支撑的硬件,犹如断弦之弓,无法发挥其作用。
何谓工匠精神
中国的工匠精神,古已有之,代代相传。先秦的鲁班就是以心灵手巧而成就事业的标杆人物,飞行木鸢到今天都是未解之谜;三国时期的马钧虽不善言辞,却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宋代的韩公廉将工匠传统与天算知识结合,制造出世界上最早期的天文仪器;明朝的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们的成功,无处不体现着甘于寂寞、百折不饶、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他们留给我们的,除了一个个传奇故事之外,更多的应该是那份忘我工作、追求完美,永不止步的执着。
2017年6月13日,一张照片在网络上引起轰动,短短七个多小时里转载八千多次、评论五千多条、点赞十万余个。照片中高铁二等座上的一位老人,白发苍苍、衣着朴素,神情专注的拿着笔在纸上修改校对着什么。如果不说,你可能不会发现他就是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刘先林老先生。刘老几十年来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填补国内多项空白,改写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将中国测绘仪器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前列。从刘老的装扮我们可以看出,锦衣玉食不是他的人生追求,78岁高龄,为了做好一个报告,仍然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这种对治学、科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吗?
何维工匠精神
新的时代,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是对劳模精神的深化和提升,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内在动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
胡适曾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在对物质的不断追求中,为了获得“短、平、快”带来的既得利益,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蔓延,社会变得心浮气躁。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质才是一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精品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存活下来。重拾“工匠精神”,是历史所求、时代所需、人心所向,依靠坚持和信仰,让每一个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中成为高标准的代名词,最终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即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也不再是手工艺人,但是每一个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人所拥有的那份坚守,都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
作为辅导员的我们,理应率先垂范,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专注于本职工作,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永不满足、不断超越,在自我审视中查找不足,增强自身教育本领,提高工作技能技巧,克服一切困难挫折,以培养最优秀的学生为奋斗目标,在踏实工作中铸造个人品牌,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事业辉煌。
作为学生的你们,应当脚踏实地的学好每一门课程、做好每一项实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探寻书本背后的真谛,不做只会答题的考试机器。把每一个当下做到极致,锐意进取、不断进步、永不停歇,用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艺,书写出人生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