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之窗 > 知心工程 > 正文

知心工程

“知心工程”:探索大学思想教育科学化之路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彭康书院 作者:高彦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0       点击量:
     摘 要:当代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文化价值超越性要求和社会功能世俗化现状之间的矛盾,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缺位所导致的矛盾失衡是制约大学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难题。西安交通大学于2005年起设计实施“知心工程”,旨在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历经5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阐述了思想教育对于大学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梳理了大学思想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基本诉求,分析了“知心工程”作为推进大学思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逻辑可能性和实践可行性,并探讨了进一步完善“知心工程”和提升大学思想教育水平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知心工程;思想教育;科学化
     一、引言
    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相关内容之后,“科学化”成为了一般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完善自身功能和整改自身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思维范式【1-3】。基于此,科学化在一定意义上被解读为现代化【4】。具体到大学,其作为特定社会组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延伸出的现代化问题分别聚焦在大学社会功能和大学价值取向两大核心基本命题之上。前者植根于社会分工的严格逻辑,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后者则强调大学的超越性,体现了其作为持续引领社会价值前行的精 神指归,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然而,放眼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一方面以“社会现实”批判和“终极价值”争论为主的价值导向正在使各个大学深刻区别,另一方面,学科分类、制度管理等组织技术层面的深入合作又使得不同大学协调同化。区别与同化的复杂关系构成了当代大学的主要生态图景。某种程度上,大学的科学化进程实际上是现代化与西方化矛盾持续厘清的过程,中国大学如此,西方大学亦然。反观国内大学,价值塑造和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长期缺位导致了大学矛盾失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被过分强调,大学精神的有效培育被逐渐边缘化。以至于大学自身和育人内容都缺乏价值判断和终极关怀,大学正在成为另一个“异化”的社会元素【5】。近年来,很多学者撰文阐述了大学文化建设和育人过程中价值导向的重要性,探讨和分析了思想教育对于大学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亦有一些高校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2005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设计实施了“知心工程”【6】。工程最初着眼于规范辅导员工作以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立足于学生各种需求,利用谈话表格系统将辅导员日常从事的谈话工作进行制度化,旨在形成“辅导员工作标准化、科学化的一个尝试”,以期提升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水平和研究水平。经过近5年的实践和完善,“知心工程”不仅实现了预期效果,并且扩展成为部分高校实施思想教育、了解学生动态、把握学生舆情、开展学生研究的中枢系统。“知心工程”作为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途径,其科学性已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形成基本共识。
    二、深化“知心工程”符合全面把握大学思想教育科学规律的客观要求
    哲学思辨和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化——西方化”比对为进一步理解思想教育规律提供了纵深视角【7】。而作为完整系统,大学思想教育的规律植根于其指导思想(即价值导向)、核心任务、主要内容和实践基础的有机统一。正确认识大学思想教育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是开展“知心工程”的前提。
    1、深入开展“知心工程”,有利于坚持育人的核心任务
    育人作为大学核心任务的必然性是由大学发展的历史逻辑和自身逻辑共同决定的,同时也是社会选择的必然结果【8】。“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是大学亘古不变的主题。本质上,大学的社会分工和价值超越的矛盾根源于人的世俗生活和道德生活之间的张力。从长远来看,人的价值取向是统领人综合素质发展的灵魂,而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制约着人的价值观形成水平。因此,坚持思想教育科学化改革是坚持育人核心任务的关键环节。
    “知心工程”设计了《学业分析与面谈咨询记录表》、《优秀学生谈话记录表》以及《抽查随机谈话记录表》等25类表格,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思想教育从业者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个学期内与一名同学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谈话,并将谈话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该制度不仅显化和固化了辅导员传统的“谈话”工作,而且从根本上抵制了思想教育工作退化为“良心活”的消极倾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知心工程”的实施,深化了学校(具体为负责考核单位)对思想教育工作的认识,提升了教师对思想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的理解,客观上巩固了大学育人功能的核心地位。
    2、深入开展“知心工程”,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明确阐述了关于“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该体系是中央在深刻审视历史和当前国际形势之后制定的纲领性要求,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大学育人目标的价值指归。其科学内涵即为:以“四信”为核心的理想信念,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础的公民道德,以和谐全面为特征的综合素质。贯彻和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不单在于以科学的内容进行教授,同时要开展细致入微的谈话工作潜移默化地与学生的西方化思想倾向作斗争。在此意义上,“知心工程”的一对一交流机制和是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无法替代的。《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进程设计辅导谈话记录表》和《毕业生就业辅导谈话表》等主题谈话表涉及学生职业理想等价值取向层面的内容,为及时掌握学生消极思想及其成因提供了平台,为科学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拓展了有效途径。
    3、深入开展“知心工程”,重在落实“五情”教育
    思想教育的核心在于价值超越性。一方面,广义的思想教育应充分借鉴哲学对价值的认知辨思以及跨文化的普世价值主张,应区别于传统的一元论的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教育要立足实际,兼顾世情与国情,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统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两方面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把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分属为所谓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严重制约了思想教育的发展。落实思想教育内容的关键在于充分转变思路,把原来以内容灌输转变为氛围营造,让抽象的理论成为大学生认知的自觉结论。当前,以“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和“校情”为主题的“五情”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已被广泛认可。“知心工程”作为“五情”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弥补了大学生实践的缺乏。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余,学生在“知心工程”中通过轻松谈话和平等沟通来获取社会信息,感受教师言传身教的熏陶,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
    4、深入开展“知心工程”,有效完善思想教育的反馈机制
    本质上,思想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是以思想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教师”逐渐衍生为国家、社会、学校等超越传统意义上教师个体的不同主体,然而教育对象始终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内化程度【9】。因此,建立健全学生对思想教育的反馈机制意义重大。在实施“知心工程”过程中,谈话、整理、归纳、研究的“四位一体”机制不仅在把握学生舆情和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方面形成了规范的工作制度,同时也建立了长效的反馈机制。谈话内容和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思想教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外,反馈的信息又将通过“知心工程”回传给学生,既加强了信息的有效沟通,又增进了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为思想教育的持续深入奠定了基础。
    三、深化“知心工程”符合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基本诉求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思想的整体特征日趋鲜明【10】,可大致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大压力”和“四级理想”,即:以自我成才为中心,自我认知矛盾和社会认知矛盾并存,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并重,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共融。当前,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就业严峻形势等社会问题和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流变产生的重要影响。大学生思想特征表现出新的变化倾向:在成才方面,注重知识技能的积累而忽视人格养成;自我认知矛盾正取代社会认知矛盾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关注点;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持续上升;理想层面仍以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为主。上述特征与社会形态和文化思潮的碰撞交融形成了大学生世俗思想的主要构型,凸显了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基本诉求,后者为“知心工程”的可行性提供了先决条件。
    首先,“知心工程”的25类表格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从生活细节到人生理想,从宿舍矛盾到情感纠葛,学生在与教师的谈话中极易实现对自身人格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反思,并以此累积逐步形成正确的成才观;其次,“知心工程”实现了辅导员与学生面对面的平等交流,有利于个性化信息的传递,学生通过谈话感受到外界对自己的关注,由此形成的自重感对于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尤为重要;再次,社会世俗观念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欠科学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与当下的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多数大学生因此而背负较大的思想负担,“知心工程”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宣泄压力的倾诉渠道,另一方面成为他们寻求帮助的依靠;最后,情感孤独已成为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心理问题,“知心工程”为学生搭建了情感交流的平台,满足了学生的基本诉求。
    四、关于继续完善“知心工程”的几点思考
    通过广泛和深入的实践,“知心工程”作为探寻大学思想教育科学化发展途径的实效性得到充分的展示。然而,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和冗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概而论。新时期下,如何继续完善和发展“知心工程”,笔者有几点思考:
    1、“知心工程”本质上是一种科学化的工作手段,要实现对大学思想教育发展的持续有效探索并作出突破性贡献,就必须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提升层次。其核心在于对大学自身建设和育人目标的价值超越性的理解,亦即对思想教育“元理论”的研究和把握。
    2、必须深刻认识思想教育的复杂性。在实施和发展“知心工程”的过程中,要引导和培育其他有效机制共同形成合力,避免陷入单一化的工作局面而导致思想教育整体水平下滑。
    3、“知心工程”作为反映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一线思想教育工作人员工作实效的客观依据,必须在队伍建设和绩效考核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教育是大学自身建设和育人核心任务中构建超越性价值的重要抓手,其科学化发展是实现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知心工程”作为探索大学思想教育科学化的有效尝试,符合大学发展规律和学生普遍诉求。同时,关于思想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将是大学长期面临的重大任务,思想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也将长期考验着各个大学。
 
    参考文献:
    [1]许青云.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的内涵、意义及基本途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2):21-24.
    [2]王均奇.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的路径分析[J].领导科学,2009(8):44-46.
    [3]许文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6-79.
    [4]王长江.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J].理论视野,2009:40-42.
    [5]张平,刘梅.现代大学的异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理辨[J].求索,2010(1):155-156.
    [6]柯昌万.“知心工程”让辅导员走进学生心灵[N].中国教育报,2006-7-22(01).
    [7]张春香,万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综述[J].十堰技术学院学报,2008(4):99-101.
    [8]李小鲁.反思与回归:大学根本任务的厘定[J].中国高等教育,2009(6):4-7.
    [9]杨鲜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机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4(3):226-229.
    [10]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06-30.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彭勃 刘莹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