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之窗 > 知心工程 > 正文

知心工程

我会记得你的笑容——西安交通大学辅导员顾蓉先进事迹材料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0       点击量:
    新生军训,她是“优秀指导员”;学生社会实践,她是“优秀组织者”;学生就业,她是“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学生党建,她是“优秀党务工作者”;职业规划,她是“优秀指导教师”;关注学生动态,她是“优秀信息员”;学生工作研究,他承担的课题获评“优秀课题”,撰写的论文获评“优秀论文”;甚至招生宣传,她也是“先进个人”;就连志愿服务,她也同样是“优秀志愿者”;她几乎每年获评“优秀辅导员”,她是“最受学生爱戴的辅导员老师”。

    2008年硕士毕业时,作为“陕西省优秀毕业生”的她拒绝海外和国内一线城市多家知名企业伸出的橄榄枝,毅然选择留在母校做一名普通的辅导员时,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要放弃年薪几十万、前途无量的名企高管职位或者对口垄断行业的金饭碗?只因为她难以割舍的是对母校的爱,对学生工作的爱。两年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工作让她坚信做一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做事的辅导员,正是她最为强烈的使命。她希望她的学生能倾其一生致力于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

    关爱,从陪伴开始

    对于刚刚脱离中学监管和家庭保姆式看护的青年学生来讲,大学生活有时往往是孤独而无助的,而辅导员的陪伴、在陪伴中为他们清除成长道路上的磕绊,就是最真切的关爱。顾蓉就是这样以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陪伴着学生最青春的时光。

    2013年6月,能动09级的小宇(化名)同学在复习备考期间高烧不退,被确诊患有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得知这一消息,刚刚送别因肿瘤离世的父亲的顾蓉来不及收拾悲伤,当天即返回学校组织开展救助工作。父亲的离去让她深刻地理解家长的焦虑和小宇的煎熬,而将要面临的高昂的医疗费以及小宇的未来则更让她心焦。在学校、家长、医院各方支持下,她立即开始了工作:动员全体同学,制定医院陪护方案,开展心理疏导,成立能动09级募捐小组,发出爱心倡议书,组织爱心募捐、旧书义卖等活动多方筹集医疗费用,联系各大医院骨髓库寻找合适的骨髓配型。如果说2013年年初的小宇是不幸的,那么,2013年年末的小宇是幸运的,他骨髓配型成功,他所在的能动09级全体同学在全校为他募集捐款38万余元,他成功地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并康复出院,重获新生。而能动09级的全体同学也因这温暖的陪伴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更加团结、友爱、互助。

    三岁妈妈去世,五岁又失去爸爸,从小与哥哥在亲戚家寄养长大的一个小男生,一入学就引起了细心的顾老师的注意。他内向寡言,坚强而自尊,坚决不接受任何经济资助。顾蓉从关注他的人人网、微信开始,从此变成了他人人网、微信朋友圈里的点赞狂人和手机里的短信达人。有时是一条寒冷天气里的问候,有时是一段正能量的分享,终使他敞开心扉,变得阳光而自信。男孩接受了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并且参加到唐仲英爱心社团开始自己的爱心公益活动了。顾蓉告诉我们,男孩仍是腼腆的,每次遇见她总是憨憨地点头微笑,她感动于笑容里的温暖质朴。

    引导,从问题入手

    以专业的方法,与学生一起面对问题、解决困惑,是顾蓉最快乐的成就。2013年,全国迎来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有学生找到顾蓉,说他参加过一些面试,觉得表现不错,却被告知未被录取,但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失败。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的确困扰许多同学,为此,顾蓉想出了很多办法:举办模拟招聘会大赛,帮助学生实战招聘环节;设立“职业规划咨询日”,针对学生开展个体咨询;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场。就这样,整个毕业季里,她的办公室变成了“HR顾”的招聘室,她的小宿舍变成了学生的职业资讯室,她的微信变成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宝库。这一切,让准毕业生们学到了通向社会的第一课,他们纷纷在微博、QQ空间、人人网上记录下他们就业能力提高了、就业价值观端正了、表达自如了……最终,能动09级一次就业率达到96.1%。

    成长,从感恩开始

    以温暖的方式,催发学生感恩他人、回馈社会、起步成长,便是顾蓉最真诚的期待。

    学生小琳在大哥意外去世两年后出生,她比大哥小24岁,父母现已年过七旬。家庭苦涩的往事使她很内向,父母的年龄也让她觉得尴尬,甚至不愿意让父母到学校看她。小琳的故事也许有些特殊,但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却非常普遍。

    针对大学生特点和人才品格要求,顾蓉以感恩为切入点,开展“感知父母恩•报答社会情”德育教育活动,先后吸引8000余名学生参加,8000余个家庭感受到学生的转变。活动中,学生们相互诉说、相互开导、相互感染,分享隐藏在家庭琐事背后真挚的情感,化解以往对家庭的不解甚至叛逆。他们分享着对爱、责任、奉献、牺牲的理解,感受家庭、孝行父母,因为爱使同学们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通过“感恩”活动,小琳解开了心里的疙瘩,学会了与亲人敞开心扉彼此悦纳,她写下《此情难了》,记录下记忆中与父母相伴的温暖场景。她的二哥给顾蓉来信说:“看了她的文章,我一阵阵心痛。原来她的童年经历了那么多的不解、苦痛与尴尬,真害怕这会是她一生的痛。”小琳说,感恩活动是一种力量,激励着自己不会变得无情自私,改变着自己对待身边人的方式。当师生共同细数回忆时,过去不曾真切感受的习以为常的关怀和付出,终于通过这个活动被理解、被释怀、被感激、被永远珍藏。

    活动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感动了老师,顾蓉收集到数百个感人故事,编辑了四册《感恩》文集,郑南宁校长也被深深地打动了,高度评价该项活动并在全校大力推行。

    引导,从“gr说”开始

    随着95后步入大学,新媒体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在新媒体环境下顾蓉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她开办书院团工委官方微信,设计“专题资讯”、“书院服务”、“学生提升”、“生活漫谈”四大板块十余个栏目,受到逾千名学生的关注。

    以平等的态度,写下对大学生想说的话,便是顾蓉最简单的初衷。人因为有梦想而变的有魅力,‘gr说’是一名普通辅导员的小小梦想,愿影响更多人。她撰写并推送“gr说”专栏系列辅导员随想,文章个性鲜明,语言生动细腻:《怎样的你》里有对学生身心成长的期待,《感同身受》里有对学生相互砥砺的倡议,《为你寄一张小小的明信片》里有对辅导员工作的感动。朴素、平实、娓娓道来,如雨润心田,浇灌着那一颗颗期盼成长的心灵。

    学生说:“‘gr说’,是一些简单随性却令人思考的话,很有感觉,好喜欢。”同事说:“每每读‘gr说’,确是温暖上心头。”她的沉淀,她的坚持,她对学生的期许和关爱就这样一字一句通过虚拟网络空间,在现实中传递开来,如今她已经拥有数千名铁杆粉丝。

    “蓉姐无处不在”

    工作中顾蓉富于激情,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把饱满的热情,撒遍校园的角角落落。

    2013年,她担任能动09级334名学生、11级312名学生的辅导员,书院团工委书记,校新闻中心驻站记者,信息员,负责书院网站建设、就业指导、宣传工作。

    她说话温柔,每次见到她都是笑眯眯的样子,可心里却装着一张大大的育人蓝图。她活跃基层团建,带领新生团支部在校最佳团日活动中囊获“特等奖”等8个奖项;她丰满书院文化,举办“飞得更高”毕业庆典等百余项学生活动;她搭建实践平台,组织97支团队、近千名学生奔赴各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她扶持志愿活动,实施四大类12项志愿服务活动,指导的“爱心长跑、点燃青春”项目获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优秀团队奖”;她加强社团指导,管理指导20个社团并产生多个优秀社团;她铸造干部队伍,开办团学精英培养班,团结及培养了大批学生干部。“蓉姐无处不在。”学生都这样形容她,同事们也这样形容她。

    顾蓉对辅导员工作的爱是坚定而质朴的,这份爱来自得知学生遭遇巨大挫折时她流下的泪水;来自半夜强烈余震时第一反应冲向学生宿舍的坚决;来自面对学生毕业时集体深深鞠躬致谢的感动;来自“师生午饭”时间与每个学生密切接触的快乐;来自与学生共赴西藏实践调研朝夕相处的活力;来自在炎夏的世园会志愿服务16天率先垂范的坚持;来自怀孕先兆流产却不曾请假反而长期加班深夜的忘我,她想:如何面对工作,面对人生,是一种力量,她想把这力量带给她刚过周岁的孩子,更要用这份力量影响她的学生。

    付出和努力使顾蓉收获了荣誉和称赞,但最珍贵的是学生的爱戴。她收到学生骑行到西藏纳木错为她灌回的湖水,她看到罗马许愿池前学生为她许下的祝福,她听到分别数年后学生聚会时依然齐声大喊:“顾老师英明神武”。但令她最欣慰的是学生在毕业离别时说的话:“我会记得你的笑容,也会像你对待我们一样真诚的对待别人,认真的对待工作。”

关闭

地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    邮编:710049
E-MAIL:XSC232@MAIL.XJT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网站维护联系人:彭勃 刘莹     电话:82668786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